当前位置:雅思无忧 > 出国留学 > 正文

河北法政大学出国留学申请 上海外国语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更新:2023年06月28日 20:14 雅思无忧

雅思考试主要是通过对考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英语能力的考核,综合测评考生的英语沟通运用能力,实现“沟通为本”的考试理念。对于雅思考生来说,也有很多考试难点和政策盲区需要帮助解答。今天雅思无忧网小编准备了河北法政大学出国留学申请 上海外国语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希望通过文章来解决雅思考生这方面的疑难问题,敬请关注。
河北法政大学出国留学申请 上海外国语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中国第一大汉奸是清朝的公主吗?

你好!
不是的
中国近代有十大汉奸,分别是: 1、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883年-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3月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武昌起义后获释。曾任《民报》主编。1924年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部长。1925年7月广东国民*成立,被选为国民*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委员。1931年5月,联合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与南京国民*对峙。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1938年12月29日,发“艳电”,电文称: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尊重中国之*”,能使中国“完成其独立”,以“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与日本*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这样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而*及行政之独立完整,亦得以保持”。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组建国民*,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会议主席。1944年11月10日病逝于日本名古屋。 最初动机:为当国民*主席,争权失利 最高伪职:任伪国民*主席 最幸之事:三次遇刺,大难不死 最终下场:命丧江湖郎中之手,死后焚尸扬灰 2、曹汝霖 (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春任清*外务部副大臣。1913年8月任袁世凯*外交次长。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后任北洋军阀*交通总长、财政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6月10日北京*被迫下令将曹等三人免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逃往台湾,后至日本、死于美国。 3、周佛海 (1897-1948)湖南沅陵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7月参加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日本求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系。1924年脱离*,加入*。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9年后,历任**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江苏省*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38年底,随汪精卫投敌。1940年后,历任汪伪*中央执行委员、汪伪*警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上海市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曾被蒋介石任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后在舆论压力下被捕。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 4、陈璧君(1891--1959)广东新会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遂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追随汪去日本留学。二年,随汪回北京执行暗杀摄政王的秘密使命。1912年5月,与汪精卫正式宣布结婚。192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38年随汪公开投降日本。汪伪政权期间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6年被*当局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1949年5月,由苏州监狱遣送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关押,1959年病死于上海监狱医院。 5、郑孝胥(1860~1938)近代诗人,书法家。字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光绪十七年,东渡日本,任使馆秘书。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二十年归国。历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督办广西边务。宣统三年(1911),为湖南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最后叛国,追随日本侵略者,并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6、章宗祥 (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在清*民政部任职。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4年任司法总长。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前驻日公使陆宗舆勾结,在段祺瑞指使下,出*国家*,向日大量借款,激起全国人民愤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烈*下,北洋军阀*被迫将曹、章、陆等免职。1920年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经理。1928年后,寓居青岛。1942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谘询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居上海。 7、陆宗舆(1876—1941)字润生。浙江海宁人。18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2年归国后,任进士馆及警官学堂教习、巡警部主事。1906年冬随载泽出国考察*。 1907年调任奉天洋务局总办兼管东三省盐务。次年升任候补四品京堂。1909年进京任*编查馆馆员。1910年10月,被选为资政院议员。次年秋任交通银行协理、印铸局局长。武昌起义后,任度支部右丞并代副大臣。后任袁世凯总统府财政顾问。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同年12月被任为驻日公使。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与陆徵祥、曹汝霖一起与日方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6月8日,由他在东京与日本换文批准该条约。1917年8月,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理,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1919年4月19日,任察哈尔龙阳铁矿(今属河北)公司督办。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同被群众斥为*国贼。6月,被罢免。1925年后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汪伪国民*成立,被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平 8、褚民谊(1884-1946)著名业余昆曲家、*元老、日伪汉奸。原名明遗,字重行,别署乐天居士。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1906年随同乡张静江赴法国,途径新加坡时参加同盟会,抵巴黎后,与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创办中国印书局,发行《新世纪月刊》和《世界画报》等,宣传反满革命。1911年11月上海光复后返沪,与陈璧君母亲的养女陈舜贞结婚。1912年5月任同盟会本部驻沪机关部总务长。9月再度赴欧。1915年春回沪倒袁,9月三度赴欧。1920年与吴稚晖、李石曾在法国创办里昂中法大学,任副校长。1924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底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兼任广东医学院院长。1926年1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嗣后递升为执行委员,7月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军医处处长,留守广州。1928年任上海中法工业专门学校校长。1932年1月汪精卫任国民*行政院院长,褚任院秘书长。1937年上海沦陷前,任职中法国立工学院院长、中法技术学校医学研究部主任,未西撤。1939年5月汪精卫赴上海,遂成为汪伪*核心人物之一。1940年3月底伪国民*在南京成立,汪任行政院院长、褚任副院长兼伪外交部长,12月任驻日“大使”,1941年10月回南京复任外交部长。兼任伪中日文化协会理事长,在协会内设戏曲组,由溥侗指导拍曲和彩唱。1942年褚曾任访日特使,日本天皇授予一等旭日大绶章。1945年10月14日在广州被军统局诱捕,1946年8月23日以汉奸罪在苏州狮子口监狱刑场被枪决。终年62岁。 9、江朝宗 (1861-1943年),行名世尧,原名雨丞,民国时改字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因排行第四,世称"四先生"。旌德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今属金寨县)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江朝宗早年家贫弃学,入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所设之麻埠继勋典铺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年)赴台湾投刘(当时刘督办台湾军务)参与抗击法军。刘部克复基隆后,江被升任海军管带。次年,清*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随袁世凯出关,负责前敌饷械及侦探敌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江负责处理直隶、山东沿海地区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纠纷案件。光绪三十一年,江留办京畿冬防,协同守卫皇宫禁地,经直隶总督袁世凯保奏,以知府留于直隶委用。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成立"登极大典筹备处",江朝宗为该处成员之一。1917年,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府院之争,黎召"辫帅"张勋入京调停。张率兵入京,逼黎以解散国会为调停条件。时伍廷芳为内阁总理。于是江朝宗于1917年6月12日当上国务总理,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命令解散国会。时避难上海的国会议员们,以江非阁员不能任代总理为由,联名通电反对。6月24日,江宣告卸任。后被段祺瑞作命为将军府"迪威"将军。1921年,江朝宗保荐许世英为安徽省省长,自己则以"太上省长"自居。此后,江虽失掌军政大权,却以前清遗老、民国伟人、社会名流自命。“七七”事变后,他投降日本侵略者当了汉奸。由于他是在日本投降前病死的,所以还举行了一个较为“体面”的葬礼 10、齐燮元(1879年 一1946年),字抚万,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光绪年间秀才,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民国年间,所率部队屡战屡败,然而职务却由旅长累升为副司令。1937年投靠日本侵略者,1940年被南京汪伪*任命为 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日本投降后,1946年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

辛亥革命有哪些英雄人物

田氏双烈——田淑扬、田激扬,是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人。辛亥革命时期,他们为救国救民英勇奋斗,前仆后继。

田淑扬生于1884年,字亚豪,在家排行老三。1905年,在长兄田仲扬的影响下,考入南京南洋将弁传习所。1906年,为了响应湘赣边界的萍浏醴起义,东京同盟会总部派部分会员回国,策动长江一带革命。孙毓筠、柏文蔚等策划刺杀两江总督端方,举行起义,田淑扬为联络此事而积极奔走。12月,因计划泄露,田淑扬辗转来到安庆。不久,田淑扬加入安庆新军,担任步营弁目。1908年11月,田淑扬参加了安庆马炮营起义。起义失败后,田淑扬避走江西,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各省纷纷响应。田淑扬奉同盟会之命返回凤阳组织江淮义军,11月,与进攻凤阳的淮上军里应外合,占领了凤阳。此后,田淑扬担任淮上军营长。

凤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清两江总督张勋闻凤阳被占领以后,深恐后路被切断,于11月14日进犯凤阳临淮关。田淑扬问讯后,率部迎战,与援军一起鏖战了两昼夜,全歼来犯之敌,保住了临淮关。12月,江浙联军攻占南京,张勋率残部沿津浦路北窜。田淑扬率淮上义军在临淮关南岗阻击清军,经过奋战,义军弹尽粮绝,田淑扬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田激扬生于1890年,字昂甫,排行老四。1906年,田激扬应其长兄田仲扬之召,前往安庆,并考入安徽省陆军测绘学堂。在田仲扬的引荐下,先后加入岳王会和同盟会。9月,田激扬被选入马队弁目训练所学习。1907年初,田激扬从南京来到安庆,不久任新军步营弁目,同年4月,田激扬因毕业考试成绩优秀,被选派充任新军马营弁目。他到任后,与同在马营、炮营活动的革命党人熊成基、范传甲等人经常聚会,商讨反清大事,先后联络了数百人加入了岳王会。1907年6月,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后,田激扬愤而立誓:“杀身成仁,以敬伯荪之志!”1908年11月,田激扬参与领导了被誉为“步徐公之后尘,启武昌之先声”的安庆马炮营起义。

1908年11月14日和15日,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死去,熊成基、范传甲、田激扬等认为这是起义的绝好良机。11月19日下午,熊成基等10余人在安庆叶氏会馆举行秘密会议,最后拟订了十三条作战密令。当晚九时许,田激扬布置好起义事宜,十点整,马营与炮营的官兵以点火为号,1000多人杀向安庆城。然而,由于清军早有防备,城内的起义军无法接应,城外的起义军苦战一昼夜,攻城不下,遭清军围困。起义军只得向庐州方向撤退。田激扬突围以后,辗转返回凤阳。清军获悉后,赴凤阳缉拿。11月27日,田激扬被捕,不久英勇就义,时年18岁。

为了表彰田氏兄弟,1912年,安徽都督柏文蔚呈请孙中山大总统批准,追授田激扬为陆军上将,田淑扬为陆军中将,并在凤阳城内建立了田氏双烈祠和大汉忠烈祠。墓志铭曰:“神州魂,义士血,淮山淮水增光烈,朊匕平原奠汝血”。1984年,经安徽省人民*批准,田氏双烈士墓迁入凤阳革命烈士陵园内,供后人瞻仰。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随父亲入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由于常听父亲讲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惨败,清*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使得幼年的李四光就萌怀了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祖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2年,两湖开办新学堂,李四光离开家园,来到省城武汉,顺利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由于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尚未毕业的他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1904年7月,李四光抵达东京,入宏文书院学习日语。

孙中山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李四光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中山先生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更加坚定了李四光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1907年7月,李四光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初步实现了他为祖国学习造船的心愿。1910年7月,李四光毕业归国,任武昌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兼工场场长。第二年秋夏之交,他参加清*举行的留学生回国第六次廷试,成绩优等,获“工科进士”称号。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清*被推翻,武昌成立了鄂军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财部参事,后被选为湖北省实业部部长,1912年改为实业司司长。不久,袁世凯窃权,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怀着郁闷的心情,愤然辞去了实业司司长的职务。1913年7月,李四光获临时稽勋局通知,官费保送留英学习,入伯明翰大学。考虑到为祖国造船,不能没有钢铁,要钢铁就得先搞冶炼,因此他先学了采矿一年,又感到采矿离不开地质,又决定转到理科地质系,开始专攻地质学,从此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事变前后,蒋介石、汪精卫在庐山先后邀请了全国各大学教授及各界领袖举行谈话会,名曰交换对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意见。李四光作为首批邀请对象到了庐山。李四光也想了解一下国民*对抗战的态度,所以,上山后他先是拜访了曾经与其在日本、南京有过交往的汪精卫。一见面,李四光就提出“现在再不打,别无出路”的观点,而汪精卫却大谈不能打的道理,使得李四光非常失望。当蒋介石、汪精卫正式举行谈话会时,李四光断然拒绝了他们的邀请。

由于李四光不*蒋介石的账,加上他一贯反蒋,当传来蒋介石要抓他的消息后,为了家人的安全,李四光全家搬到了农村。农村幽静的环境,更让李四光静下心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煤油灯下,他完成了《二十年经验之回顾》《山字型构造实验和理论研究》等论文和著作的初稿。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却从未中断过自己的科学研究。1941年,李四光获得“丁文江先生纪念基金委员会”奖金。

随着国民*还都南京,地质研究所也迁回南京。1946年11月,李四光乘船由重庆准备回南京。这时,*挑起的内战已经打响半年,使得他对蒋介石彻底绝望。抵达南京时,尽管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在码头迎接,但李四光却不下船,直接去了上海。1948年2月,李四光应邀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年会后,没有立即回国,而暂时移居海外。随着解放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人民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国民*要员开始纷纷南逃,地处南京的地质研究所也被通知搬到广州中山大学。在国外的李四光得知消息后,连续写信给地质研究所的同事,希望同事们设法阻止地质研究所南迁。由于李四光的强烈反对和研究所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研究所最终留在南京,解放后几乎原封不动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周恩来指示郭沫若一定要同仍在国外的李四光联系上,邀请他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郭沫若遵嘱,给李四光写了请他回国的信。南京解放后没几天,陈毅司令员到地质研究所视察时,询问李四光的有关情况后,明确告诉地质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欢迎李四光回国。

正当李四光在焦急中等待起程的时候,逃到台湾的*当局策划了阻挠李四光回国的阴谋。他们要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领导的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如果不办,就要扣留他。李四光当机立断离开了英国。当*驻英国大使馆派员来找李四光时,他已经到了法国。1950年4月6日,李四光携家人安全回到国内。他接受周恩来的安排,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提出挑战

旧中国有三个全国性的地质机构: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矿产测勘处。通过调查和征求地质工作者的意见,新中国政务院批准建立“一会、二所、一局”的方案:一会,即地质工作计划调配委员会,后改为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二所,即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一局,即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

全国地质工作者组织起来后,我国地质工作和地质研究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随着经济建设形势的进一步发展,1952年8月10日,中央人民*第十七次会议又决定成立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从此,李四光走上了领导全国地质工作的重要岗位。

李四光出任地质部部长之前,国外的所谓地质权威们根据他们对中国的肤浅研究,曾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总之,中国是一个贫油国。这个结论当时为整个中国地质界所相信,唯独李四光对此持有异议。

早在1928年,李四光就根据自己的研究,对“中国贫油”的定论提出了挑战。1935年他再次提出中国可能找到石油。但是,要推翻权威的定论谈何容易。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生产已经成为制约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严重瓶颈。*主席曾亲自把李四光叫到*,十分担心地问:“有人说"中国贫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如果中国真的贫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新中国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能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

李四光非常明白主席此话的分量,他要为领袖分忧,而领袖的信任,更成为他努力向前的不懈动力。李四光一直不同意“中国贫油论”。一次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报告时,根据自己的地质理论,扳着指头说,中国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区域有三个:第一,青、康、滇、缅大地槽;第二,阿拉善陕北盆地;第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李四光的报告给人们以鼓舞。他在详细地分析这三大含油远景区域的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应该首先把柴达木盆地、黑河地区、四川盆地、伊陕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寻找石油的对象。1956年3月,他出任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主任。在他的指导下,全国石油普查工作开始了。通过普查,在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含油远景区。

根据李四光的理论,中国石油大军开进了松辽平原,开始了大庆石油会战。事实证明,李四光的分析是科学的。1960年对于新中国来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然而就在这一年,大庆油田会战却取得了重大胜利。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大量能源的时候,由于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1964年12月20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人民代表,李四光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期间,*主席亲自接见了他。一见面,毛主席就亲切而幽默地对他说:“李老,你的太极拳打得不错啊!”正在练太极拳的李四光还真的以为*问他打太极拳的事,就连忙解释说:“前几年动手术,身体不太好,在杭州学过一阵太极拳,但打得不好。”其实,*所说的打太极拳是指找石油,是对李四光为中国找到石油所作出的贡献的充分肯定。

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作*工作报告时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出席会议的李四光听到这里,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油"和"铀"两种矿”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里,李四光青春焕发,扬眉吐气,感到腰板硬了,信心足了,对中国*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他说:“就一个世纪来说,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来说,只有*在中国政治历史上出现以后,中国人民才找到了正确的领导,脱离了受屈辱受压迫的生活,并且在全世界面前站起来了。”

1958年12月,党组织根据李四光的申请和表现,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他加入了中国*。从此,李四光就由一个民族*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了。那一刻,这位身经两个时代和坎坷旅程的老科学家陶醉了,他感觉有莫大的幸福拥抱着他。当时已临近古稀之年的李四光,竟说自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生命的新起点才开始”。他似乎浑身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

提起新中国的核工业,很多人能说出一串科学家的名字,但里面如果没有李四光,这份名单至少是不完整的。李四光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把“原子裂变”作为天然能源之一提出,他认为铀矿是稀有放射性矿床,往往产生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他曾派学生去广西调查铀矿,首次发现了磷酸铀矿、脂状铅铀矿和沥青铀矿。这项工作,后因战乱暂时提不到实际利用日程而中断。

1953年夏天,李四光到北戴河疗养,朱德、李富春等也在那里。李四光平时走路有观察地质的习惯。有一天,在北戴河海滩边,他散步时发现了一堆黑砂。当地渔民告诉他,日本人占领时期,曾挖走不少这种黑砂。当夜,李四光就派人带信到北京,找钱三强借仪器测试,并随即向朱德反映此事。朱德提出,应及早着手放射性矿产资源的调研。

第二年,李四光在地质部普查委员会设立了第二办公室,专门负责铀矿资源的调查,这等于延续了他20年前想做而未能展开的工作。他在地质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上敏锐地提出:“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油"和"铀"两种矿。”

1955年1月15日,*主席亲自主持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李四光、刘杰、钱三强的汇报。毛主席在会上问李四光:“中国有没有造*的铀矿石?”

李四光拿出随身带来的铀矿石标本,答道:“有。但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料的成分只有千分之几,因此需要大量的铀矿资源和浓缩铀工厂。”李四光他们当着*人的面对矿石标本进行了一次现场测量,探测器刚一接近矿石,就产生了信号。

毛主席见状非常高兴,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床来。过去几年,其他事情多,还来不及抓这件事。现在是时候了,该抓了。我们只要有人,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此后,李四光一直身居领导中国核工业事业的核心位置,曾任1956年成立的国家原子能委员会副主任(主任陈云)、1958年成立的中科院原子核科学委员会主任。他不仅直接领导原子核科学委员会的经常性工作,还亲自给来自基层的地质工作者进行讲解和部署。在他提出的三条东西构造带上,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品位高的铀矿床。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成功爆炸。李四光的贡献有多大,是不难推想的。

晚年潜心地震研究

李四光回国后,曾落脚在香山附近的象鼻子沟。20世纪60年代,有关方面曾请他去看过李济深在城内东单的一处住宅,他感到那处房子过于豪华,与自己一贯的生活志趣相左,便放弃了。此后,他亲自选址、设计,并由国家建造了在紫竹院北面的小楼。这是一幢两层小楼,总建筑面积989.1平方米,有院墙环绕,院门朝北,楼门朝西。院内曲径通幽,有假山、喷泉、果木点缀。

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择地而居,必然捎带关及“水土”,选象鼻子沟是如此,选此地也是如此。从周围的一些历史遗迹看,这里不失为一处“风水宝地”:门前有一棵有上千年历史的银杏树。有人测量过,这棵树干周长9.8米,树高约27米,树冠荫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传说当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时,曾在这棵树上拴过马。李宅正南是紫竹院,西面是万寿寺,北面是法华寺,还有几座历代名人的墓安在附近,如清朝康熙年间的兵部尚书甘文、明朝大太监刘瑾等。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后,一直住到1971年去世。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做学问。一些由他主持或他参加的小型会议,常在家里召开。何长工、刘景范等地质部负责人也常来家中汇报事情,因而一进大门右手那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实际兼具会议室的功能。四周是书橱和沙发,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和若干把椅子。靠窗一侧,陈列着许多第四季冰川沉积物的地质标本,多为当年李四光野外考察的收获。

客厅的隔壁是办公室,一端墙上有一块玻璃黑板。地质队野外作业回来,向李四光汇报时,他常利用这块黑板做一些讲解或布置,也借这块黑板给科技人员讲授地质力学,这大概是多年执教生涯所养成的习惯。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李四光对于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工作十分重视。早在195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地震工作委员会时,他就亲任主任委员。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七级以上地震。灾区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周总理几次召开会议讨论有关事情,李四光都参加了。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李四光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参考。

受总理两次到邢台视察的强烈感召,李四光也到了邢台地区考察,取得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李四光提出,地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侦察地震这个地下“敌人”的潜伏场所,并监视它的活动,为保卫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全服务。

1968年,盛传北京将发生强烈地震。一天深夜,李四光接到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当他赶到会议厅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周总理请李四光坐在他的身边。这次会议是研究国务院接到的有关方面的报告,说当天清晨七时北京将发生七级地震,请国务院批准立即通知居民搬到室外居住。事关重大,总理把李四光请来,就是想听听李四光的意见。

李四光仔细听了有关方面的汇报,又给北京地区的一些观测站打*询问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各地都回答尚无异常现象。这时,李四光才对总理说,根据邢台等地区地应力的长期观察,有大震,一般都会有变化。根据北京各观测站观察的结果,今天晚上不一定要发出警报,当然要密切注意。

周总理觉得李四光的分析很有道理,就同意了李四光的意见,当晚没有发出警报。事实证明李四光的判断是正确的,北京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行动。

李四光的科研成果为党中央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主席的注意。1969年5月的一天,李四光被毛主席找去谈话。他们从天体起源谈到生命起源。临别时,主席对李四光说,我很想看你写的书,能不能送几本书给我。他请李四光帮助收集一些国内外的科学资料。

李四光问:“您想看哪些方面的科学资料?”

毛主席用手画了一个大圈说:“就是你研究范围的资料。”

李四光非常感动,认为这是毛主席对科学事业的关心。因此,李四光亲自选编了七项科学资料送给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

李四光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院士(原称学部委员),全国科联主席、中国科协第一届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副主席。他是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1920年,他在巴黎曾用随身携带的一张8开12行五线谱纸,谱写小提琴曲《行路难》,这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低沉的主调中带着高亢的强音。在近80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纪念晚会上,这首小提琴曲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世,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李四光待人和蔼、慈祥,不摆架子,无论对下属,对身边工作人员,对保姆,都一视同仁。因而,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也都愿意当面向他提出来,无所顾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任大家,只不过不用训人的方式而已。这也体现了一个大科学家所具有的胸襟和涵养。

李四光晚年仍在密切关注着地震研究。他经常分析大量的观察资料,还冒着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地震的预兆。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给儿女留下遗嘱,谈的是他最后几年经常思考的地震预报、地热利用和海洋地质等方面的问题。他把自己一生的辛勤劳动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周恩来总理在李四光追悼会上含泪读了他的这封遗嘱,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在追悼会结束时,周总理指示李四光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一定要把李四光的遗著整理出来,一定要继承李四光的科学精神。

上海外国语大学哪些专业好

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最好的 10大热门专业排名

18级的本科生来回答啦!(我是 法学专业 的,后面有法学的详细介绍哦!!)

1、上海外国语大学最好的10大专业(推荐人数从高到低排名)以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且 就业和口碑 都不错.(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1、 英语 推荐指数: 4.5(63人推荐)

2、 日语 推荐指数: 4.6(43人推荐)

3、 西班牙语 推荐指数: 4.9(41人推荐)4、 翻译 推荐指数: 4.6(39人推荐)

5、 国际经济与贸易 推荐指数: 4.2(37人推荐)

6、 法语 推荐指数: 4.7(21人推荐)

7、 法学 推荐指数: 4.6(20人推荐)

8、 会计学 推荐指数: 4.5(20人推荐)

9、 德语 推荐指数: 4.5(19人推荐)

10、 俄语 推荐指数: 4.4(17人推荐)

上海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最好的学科专业名单

国家重点学科 (2个):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个):*语语言文学

学校官网对法学院的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最早培养“ 法律+外语”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 的摇篮,2021年成功入选上海市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设有法学(英语)本科专业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法学(英语)本科专业旨在以“法律+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路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法学专业功底扎实、外语能力过硬,既熟悉国内一般法律事务,又能从事涉外法律事务的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法律硕士培养充分依托上外独特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以服务国际法律事务与涉外法律事务为人才培养导向,致力于培养涉外复合型高端法律实务人才。目前,社会对法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评价是“ 素质高、专业强、外语精、视野宽、复合型”。

接下来我谈一谈在法学院读书的感受吧,法学院其实距离食堂挺远的,但是法学院的教学楼很好看啊。就我自己而言,高中感觉各方面挺好的,但到了大学后发现优秀的人很多,而且又优秀又比我努力的人也很多,法律的学习大家都是一张白纸,所以也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老师讲课也很认真。(夸一下我们的 刑法老师王伟臣 )他太棒了!!!PPT做得超级好,讲课超级有趣,真的收获了很多。(欲知具体如何,来上外法学院了解哦!)总体来说上外还是不错滴!上外的法学也很好,前景很好滴。所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呀!

上海外国语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如果你足够优秀,可以考虑报考卓越学院。

卓越学院采用荣誉培养制度,以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擅长多元文化理解与沟通,在国际事务合作与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青年精英。

卓院可以说是 全上外就读门槛最高的院系 非卓院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内选拔进入卓院参与课程学习,当然选拔竞争也非常激烈

卓越学院为学子提供的不仅是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还有 国际化的培养制度 。2021年首批开设“多语种高级翻译实验班”和“多语种国别区域实验班”两个核心平台,2021年增设“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2021年增设“多语种外交外事人才实验班”。

卓院的班级设置旨在借助上外外国语言文学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优势,培养高素质多语言翻译人才、具有政治学研究视野或国别区域研究专长的多语种人才等。

在院内会承办或举行各种国际辩论赛和模拟会议,除此外,学院还会组织参加 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乔治城大学等的暑期课程 ,其中大量的原文材料阅读、学术写作以及课堂讨论和展示,以此让学生积极融入多元文化的课堂和集体,更有助于求知和探索。

在此你不仅可以收获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国际视野,还有各种课内和课余活动所带来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以上就是雅思无忧网为您准备的访问雅思无忧网(https://www.yasi.cn/),了解更多雅思考试新消息,新动态。

雅思培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 推荐文章
    标签 - 专题
      鲁ICP备18049789号-14

    2022雅思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