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雅思无忧 > 考试信息 > 正文

新东方雅思老师面试要几轮 我现在大三,毕业后想去国外读研究生。但大四没课。...

更新:2023年08月06日 10:27 雅思无忧

雅思考试主要是通过对考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英语能力的考核,综合测评考生的英语沟通运用能力,实现“沟通为本”的考试理念。对于雅思考生来说,也有很多考试难点和政策盲区需要帮助解答。今天雅思无忧网小编准备了新东方雅思老师面试要几轮 我现在大三,毕业后想去国外读研究生。但大四没课。...,希望通过文章来解决雅思考生这方面的疑难问题,敬请关注。
新东方雅思老师面试要几轮 我现在大三,毕业后想去国外读研究生。但大四没课。...

叫板新东方,背靠yy的100教育怎样死磕在线教育 - 百...

过去几年在线教育开始升温时,2021年初,美股上市公司欢聚时代(YY)推出在线教育品牌“100教育”,大股东雷军声称要在2、3年内投入10亿元颠覆传统教育。彼时,俞敏洪称,网络教育99%都会死亡,而当时挂帅100教育负责人刘豫军回应,这99%肯定不会包括100教育。
100教育成立之初,便由刘豫军负责,现任欢聚时代副总裁、100教育负责人。从他个人的履历来看:2000年进入金山,主要做金山词霸,而后转到游戏部门;彼时受雷军的影响及对在线教育的初心,他从游戏行业跨界教育行业。
过去的三年,刘豫军亲身经历100教育从留学、职教到K12在线1对1,这些年100教育经历了哪些试错与经验?声称颠覆传统教育的100教育,为何过去一年“偃旗息鼓”?
近日,鲸媒体来到100教育位于北京致真大厦的办公室专访欢聚时代副总裁、100教育负责人刘豫军,听一听他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100教育独立,平台困境,催生自营?
2021年初,YY正式成立独立的在线教育事业部,推出“100教育”品牌。成立之初的100教育便推出了托福雅思免费强化班课程,把矛头对准以留学语培起家的新东方。
彼时,大股东雷军表示要在2、3年内投入10亿元颠覆传统教育,YY的CEO李学凌表示,10亿元的投资计划主要用于教育资源的并购和投资,以获得优秀的师资资源,并且托福雅思课程将永久对教师不收费。
对于100教育推出之初采取的免费策略,刘豫军向鲸媒体表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免费的方式来换取信息与流量,但是教育行业毕竟不是做互联网,教育行业本身的尝试成本很高,并不意味着平台免费就可以吸引用户。”
虽然学而思、新东方都通过价格战吸野誉闹引学生,但刘豫军认为,“当教育机构有品牌时便可以招到学生;但如果是新教育机构采取免费的方式,大家会觉得有问题。”免费没有换来用户的信任,反倒迎来了行业内的批判,刘豫军反思,“当机构还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品牌时,就去做免费的事情是不对的,应在正确的时候再去做免费的方式。”
时间回到YY成立之初,作为一款最初用于网络游戏的团队语音工具。2021年YY上线教育频道后,把语音直播大规模引入教育培训行业。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9月YY教育频道当时拥有超过500家教育机构入驻,超过2万名师在线,超过5万堂网络公开课。
当时有大量教育机构和独立教师入驻平台,凭借直播的优势,在YY上分得一杯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邢帅依靠10块钱Photoshop的课程做到过亿元的年收入。
而YY教育频道主要与教育机构合作提升流量。“但是这个平台的定位是不正确的,大家为什么要信任你?假如做平台,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刘豫军谈到:“这也是YY推出100教育独立品牌的原因。”
那么,从互联网杀入教育行业,如何在没有教育基因的情况下迅速打磨一支有利的团队?刘豫军向鲸媒体总结了两个词:学习与*。
2021年底,YY耗资3亿元*主打雅思培训的郑仁强团队,并斥资1.2亿元从培生手上*下职业教育机构环球网校,推出子品牌“100职教”直接链接到环球网校网站。
刘豫军当时对*的考虑是,“这种做法可以快速地去学习别人,毕竟从互联网跨到教育行业,对教育行业的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如果只是自己去学,会很慢。”
2021年3月,100教育调整发展战略,旗下设100留学、100职教、K12业务,继续高举免费大旗,托福雅思免费强化班再升级,还开设了免费会计培训班;同年6月,基于在线职业培训推个性化学习系统“云私塾”。
然而到了2021年8月,在资本对在线教育态度转冷之时,100教育官方发声明称,免除郑仁强100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及100留学部总经理职务。与郑仁强一同出局的还有100留学业务,该业务已被100教育放弃,相关团队也被解散。
直至2021年9月,100教育重新调整业务架构设置,将旗下留学业务交由环球网校统一管理,“100教育”品牌专注K12领域。
经过种种尝试之后,刘豫军认为,K12领域比职业教育领域更能颂罩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便在2021年底开始筹备个性化闭环的事情。
他向鲸媒体透露:“2021年初主推K12在线1对1,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职教业务,刘豫军并不愿多透露,不过他表示,职教业务去年已实现盈利。
经历了业务转型之后,2021年底开始100教育的发声便少了很多。面对外界的一些舆论,刘豫军觉得现在的100教育“在一条平坦的大路上,慢速前进”。
K12为主战场虚孙,切入在线1对1“绝地反击”?
2021年初,100教育开始推出K12在线1对1课程,彼时,K12在线1对1赛道已有一些竞争者进入,例如掌门1对1、三好网等。
不过早在2021年10月,100教育就已经宣布进军K12,推出初高中“*辅导专家”,师资以公立校出身的中学老师为主,其1对1业务涉及初高中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五个科目的教学服务。
据鲸媒体了解到,虽然YY是51Talk的股东,但刘豫军透露,目前100教育并不会考虑发展英语、成人等方向,而是会从在线1对1切入K12领域,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不过他表示不在乎在线1对1的现金流与竞争情况。
他认为,在线1对1是实现个性化教育最好的切入点,能够以老师为中心,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把服务效率和管控实现最大化。
据刘豫军介绍,100教育采用的模式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将教-学-练-测的过程整合为个性化的学习闭环。
教学方面,100教育采用UGC的方式,邀请老师共同修改课件,而后由教学团队审核;学习与练习方面,100教育自研了一套后台数据系统,跟踪学生在课前-课后-跟踪环节上的所有学习轨迹。“课前学习的跟踪由评测团队和班主任团队负责;课后学习的跟踪由1对1讲师团队和加班主任负责。”
100教育可以实现的效果是:课堂上,孩子记录重点、方便复习;同时班主任进行1对1的跟踪,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轨迹与状态;另外,平台上还设置了录播,家长可以随时观看。
师资方面,100教育采用来自重点公立学校的老师,以*为主,目前平台上拥有500多名*老师。在教师招聘方面也有20多人的招聘团队。
而对于教师的筛选,100教育设置了5轮筛选门槛,先是挑选授课时间5年以上的老师,依次进行专业知识考试和面试;其次进行授课技巧面试;在线上试讲10次后选择好评率达90%的老师,教师的通过率仅有1.26%。
另外,100教育还组建了20多人的*教师顾问群,他们可以在线上及时帮助产品部门提出一些意见。
刘豫军透露,今年下半年100教育将会在1对1的基础上逐步开放班课产品;预计年底发布一款个性化教学产品,10月份开始内测。“1对1消费比较高,公共知识需要用班课形式来呈现。”
谈及将推出的班课产品,他介绍,形式上涉及课前-课中-课后,课前老师会依据学生实际的知识储备能力进行分班。“通过个性化的分发,课前判定学生在哪个地方比较薄弱,然后就会被安排上怎样的公共课。”
他还透露,目前100教育拥有3000多名付费学生,转介绍率40%-50%,续费率70%。对于在线1对1领域而言,100教育现在的发展规模并不庞大。刘豫军强调,“我们在压住这个规模,因为发现后端的一些服务慢慢跟不上了,控制好规模之后,其他的模块才能够跟上来。”他以滚雪球向鲸媒体描述了在线教育的运转,“做教育就像是滚雪球,不看雪球的规模,不是滚不动,而是要滚起来。”
坚持偏执与初心,死磕在线教育不动摇?
刘豫军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在线授课专用的手写板、备用平板,他说自己经常会在上面体验课程,随时反馈产品意见。桌上还摆放着一个卡通机器人,他也经常会与欢聚时代位于广州总部的团队进行实时会议。采访当天下午,刘豫军正打算前往广州出差。像打仗一样两头跑,已成为他现在的工作常态。
身为一枚技术男,刘豫军对在线教育有着很多偏执:例如,之前公司的品牌发布会都在线上举行,并戏称,“我们就不给首都添堵了。”
他坦言,“做教育要有一种偏执、理想与初心。”刘豫军认为,真正的在线教育未来跟线下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线下教育在学习、服务等方面效率低下,而在线教育通过课堂的互动、大数据挖掘,效果不会比线下差。
刘豫军生于重庆农村的军人家庭,他坚信教育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即使从游戏跨界教育,他也保持着对在线教育的热情,在旁人看来,他处理事情总是像在“打仗”。
他多次强调,在线教育可以解决师资不均衡的问题。谈及各大教育机构正在布局的双师课堂,他的观点是“双师课堂本身就是一种妥协的产物”。“以五线城市为例,我在这个地方的潜在用户可能就只有50个人,基于商业教育层面,不会考虑在这里开设双师课堂,这也是双师课堂吸引不了真正的长尾用户的原因。”
“双师课堂可以改善现在的教学方式与质量,可以把北京的老师输送到其他地区进行教学。”但他认为,线上教育同样可以做到很好的互动,例如面对面、身临其境的互动等。“双师课堂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不了师资均衡。”
虽然双师课堂在创客教育领域、幼儿园领域等都有涉及到,但是他表示,双师课堂并不太适合K12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农村GDP增长,农村孩子的课外辅导问题还是亟待解决。双师课堂对于传统机构而言是一种改进,未来在线教育的战线应是基于个性化的教与学。”
今年5月,欢聚时代在2021Q1财报中宣布,由于在线教育业务对公司已经微不足道,其决定今后不再单独公布“100教育”的运营状况。那是否意味着,欢聚时代对教育业务不重视?
刘豫军的回答是否定的。“欢聚时代非常支持教育业务,并不是所有的战略放在财报才会体现,当教育业务已经完成了,道路已经走通的时候,迟早是会放进去的。”
“在融资与战略方面,我们不着急融资,更多的通过欢聚时代内部融资,在融资方向的选择上,我们会更倾向彼此有战略协同的机构。”他总结道。
今年以来,K12在线1对1领域里,掌门1对1、猿辅导、学霸君等一系列教育公司纷纷获得融资,无论是从线上主打1对1、线下孵化,还是由题库、家教领域转型涉足1对1均有资方涉猎,意味着这条赛道进入了白热化竞争局面。
K12在线1对1虽然是大获资金的赛道,但是营销成本较高,有效的营销渠道稀缺,现金流充裕的背后是大量烧钱和亏损。从趋势上看,推班课产品、增加品类正成为K12在线1对1平台的发力方向。不过,在线1对1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需要看效果本身,依旧考验着机构在教研师资、教学服务等方面的把控能力。那么,转型之后的100教育如何在活下来之后冲到前头?
扩展阅读:
1.掌门1对1获明星C+轮投资后,K12在线1对1竞争白热化?
2. K12在线1对1“厮杀盘”,曲折转型之路为哪般?

我现在大三,毕业后想去国外读研究生。但大四没课。...

我现在大三,毕业后想去国外读研究生。但大四没课。英语很烂,四级未...

同意楼下的回答。
你出国读的话就要预备班,压力很大的。
你还不如在国内考好雅思,争取考出6分以上,通过留学机构申请国外的大学,多拿到几个OFFER再说。
国内雅思的话,只要你有空,可以泡在里面学习。。。
比如参加环球雅思,新东方什么的。
祝你成功啊!
PS.雅思在国内可以考出去啊。你全身心的学习,3个月足够!

关于大四毕业后想去美国读研究生

首先你需要明确:MBA是需要工作经验的 招收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生的学校多数比较垃圾 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而言 没有相关经验读MBA也完全没有意义 因为前冲你什么都不懂……
本科毕业去美国读研的话如果还是本专业那你就该考虑MSA(master of science in aounting) 有的学校可能不叫这个名字 但差不多
无论是MBA还是MSA都是要考GMAT的 因为都在商学院里面 一些商学院的会计接受GRE但GMAT应该是最好的 具体情况你得到学校网站去看 此外你要考托福……这个应该知道吧 留美必备 呵呵
我是大三寒假考的托福 大三结束的暑假考的GMAT 如果你基础不错可以考虑先考GMAT 它的成绩有效期五年 如果英语很一般还是先考托福吧 先把水平提高一下 托福成绩有效两年
有关申请时间 如果你申请2021fall 那么2021年9-10月最好搞定所有考试 准备好申请材料 最早的学校第一轮deadline在11月初 但是比较集中的时间大概在1、2月份 还有的学校是rolling basis 就是先到先得 建议你早申
至于如何申请你最好找个中介问问 面谈或者*说的比较清楚 你也能随时提问 提醒一点 中介会让你登记留信息的 你最好别留真实*。。。否则可能会被无限骚扰。。。
最后推荐个论坛 我很受益 叫chasedream 针对商学院申请的
以上是我的经验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哈尔滨黑大的学生,现在大三,毕姿历业后想去英国读研究生!

迪艾外留学吧,我同学在那办的,那里的老师很负责任,而且不少都是海归回来的,服务态度很好。性价比也很高。

我现在英语专业大三上学期,想毕业后去英国读研究生

首先,你打算出去读什么专业,除了本专业,还可以转到管理类及部分商科类.具体要看你的情况.
学校申请一般在大四上学期开始,要是不能保证考到学校要求的分数,那么雅思最好在大四下期的那个5.6月出成绩(因为有可能要读语言).
申请的学校主要看平均成绩和学校的好坏,不知道你的平均分具体多少所以不好回答具体申请什么样的学校好!!
奖学金在英国研究生这块很少,但也有部分约在1000-3000英镑,主要看你的学术成绩.
国内的英语测试都不被承认但可作为辅助材料.
我都说明白了吧,呵呵!!

我现在大三,学化工的,毕业后想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读研究生

对口的语言学校你指类似于国内附中什么的学校么?一般是没有的。日本的语言学校就是一个提供留学生学日语的地方。学费什么的,我觉得不是你要选择的首要条件,比如说,大阪翼路学园的学费看起来比ECC之类的高,可是它的课程也比它多,所以学费平均下来其实是一样的。我觉得你选择语言学校要看看那个学校的升学率,是不是优良校,如果是优良校的话,迹悔搜签证率也会相对较高。
虽然东京工业大和大阪府立大都是国公立大学,但是还是东工大好很多啊。其实大阪市立大学比大阪府立大学都好。在公立大学里大阪市立大是全日本排名第一的公立大学。
如果楼主有兴趣来大阪留学的话,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大阪的物价相对东京便宜,生活起来也方便。何况这边好的语言学校和大学也很多。语言学校比如ECC,大阪翼路学园,关西语言学院这些语言学校都还不错。大学的话,关西的国立大学有大阪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这些都很牛的大学。公立的大阪市立大学也很不错。私立的大学,关关同立(关西学院大学,关西大学,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
至于考大学的话,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留学生考试,只要通过你报考的大学的校内考,包括笔试和面试。东工大还有其他大学有可能要求托福成绩也说不定,具体你可以查查它的主页。国公立大学的学费一般是55万日元一年,分两次缴清。我们一般都能拿到学费半免,所以一年的学费大概是26万日元,大概是3万左右的RMB。好的大学奖学金的设置也多一些,但是现在越来越少的人能拿到奖学金了。

现在大四,想毕业后直接出国读研究生,来得及么

英语考试的成绩肯定是要的,要么考雅思,要么考托福,主要看你去哪个国家了
考个好点的学校,应该很难了,除非找中介,自己申请的话,09年入学可能来不及了吧,不过关键还是看去哪儿,学什么

我现在大四,想本科毕业后去香港读研究生还来得及吗?

应该不是来不来得及的问题,而是有可能要你延迟一年。

我是在泰国读的大学,现在大二了,毕业后想去美国读研究生

去常春藤,看你有没有钱了。
有钱的话 好的GPA,好的托福GRE/GMAT,加上丰富的活动经历,再在申请材料上下些功夫,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可能的。转专业也不是什么难事,现在大二可以想好以后想换的专业,现在辅修相关的基础课程。
没钱的话,要很好的成绩,活动亮点,和出色的申请材料。专业要选择容易给奖学金的,比如理科专业。
总的来讲,无论哪种情况,都要高GPA,高托福,高GRE/GMAT,活动亮点,加出色的申请材料。至于转专业并不是问题,不过现在就要辅修你将要转到的专业的基础课程。
By the way, 如果真有钱的话,我建议你现在就申请美国的本科(不一定是常春藤),而且申请你研究生想要读的专业。然后再在美国申请常春藤的研究生。这样还比较靠谱。

我是建筑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工作一年了。现在想去国外读研究生。

看学校成绩 和 外语能力了 语言不好可能会耽误你半年时间在语言学校 学习能力好的话 建议美国 待遇 和 建筑学排名的话 是要看你的能力的日本你要生活是绰绰有余 但是压力和能力 没美国强而且看你细化的风格了 哈佛 mit的张永和也在那边任教

我现在在读大三,毕业后想申请去韩国读研究生,想知道下程序

你好!
申请韩国研究生课程,如果是自己申请的话,流程是:查看学校招生简章--办理材料--递交材料--面试(*面试或赴韩面试)--出录取结果--交纳学费--学校替你申请返签证号码--获得返签证号码办理韩国留学D2签证--赴韩申请的时间:如果是申请9月份入学,递交材料的截止时间是3-5月不等,因学校而不同;如果是申请3月份入学,递交材料的时间是9-11不等。
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在申请当年9月份入学的时候,很多学生是无法提交大四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单,这不要紧,之后可以补交。

浙江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在本科是一名理工科学生,今年报考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硕,专业内方向是西方经济学。初试成绩为430分,排名学硕第二,其中政治81分,英语一74分,数学三135分,801经济学综合140分(专业第一)。最终顺利被一志愿录取,准备时间约为4个月。

不可否认,现在的考研难度越来越大了,因此作为一名跨考生,尽可能详细地把考研(准备初试)过程中的经历与感想整理在这里,希望能够给后来者一点切实的帮助。

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我本科再往上就是清北和华东五校,所以基本上在这几个院校里选择。 浙大属于华东五校之一,是一所综合型高校。 从综合排名上来看,浙大稳居全国前五。由于经费充足,又坐落于人 间天堂杭州,近年来常常位于前三,是发展势头极其强劲的高校。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了浙大。

院校信息

关于院校选择,其实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因为我的本科再往上就是清北和华东五校。我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同时浙大背靠最大的民营经济省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再结合自己的理想和职业规划,就选择了考回浙江。

正式备考前

七月份从本科院校毕业后,我选择了回家复习。因为当时家里有事,再加上拖延症实在太过严重,导致暑假这段被大家称之为“备考黄金期”的两个月又被浑浑噩噩地浪费了。这宝贵的两个月被我用来缓慢地寻找备考状态,结果除了把数学全书粗糙地做了一遍、肖1000题做了一遍以外,其他什么事也没干成。

但是,因为自己的拖延而挥霍了宝贵的时间是没办法的事情,与其悔恨自己为什么依然不好好珍惜这一年的机会,不如马上停止胡思乱想,迅速行动起来。

专业课

我是从传统工科零基础跨考到经济学的,在本科阶段也没有修过任何一门经济学课程(甚至包括选修课)。能够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零基础开始学习并取得140分,成为专业课第一名,我自己也比较惊奇。除了运气和浙大801经济学综合这门专业课比起其他同层次高校来说确实比较简单以外,我想专业课经验还是很值得分享给大家的。

参考书目

参照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指定参考书目为:

①《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美)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美)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微观经济学教程》,李建琴、史晋川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④《宏观经济学教程》,叶航、何樟勇、李建琴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备考过程】

我的专业课学习满打满算只有130天。专业课分值150分(有些专业是300分),请大家一定要重视专业课!在实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政治、英语这两门课保证及格就行,一定要确保留给专业课充足的时间。

政治经验

政治基础

我是一个彻底的理工科学生,政治基础几乎为零,考研之前对政治这门课程完全不了解,只听说需要背诵大量的内容,因此起初对这门课比较畏惧。由于经济学专业课也有很多内容要背,为了间错开来以分担后期的压力,政治和数学是我最早接触的两门课。七月回家之后,首先翻了翻上届学长用过的一本肖秀荣考研政治精讲,大概了解了考试的内容,对政治的畏惧感就消散了,考试也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我对备考政治的感受是:对于理工科学生或之前很不太熟悉政治的同学来说,熟悉状态、适应其细碎繁多的内容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门槛低、难度小,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政治应尽早开始(只准备选择题,大题不到12月份不需要看)。

所用教材/网课

教材

《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

《肖秀荣1000题》

《腿姐冲刺背诵手册》

《肖四》《肖八》《腿四》《徐八》(模拟卷)

刷题小程序

网课

徐涛马原部分课程

腿姐选择题技巧课

腿姐后期讲解分析题撰写/分析题带背的课程(没有全看)

备考过程

考研政治的三大名师肖秀荣、腿姐、徐涛都很优秀,任意选择一位即可,不需要同时*三位老师的书。

如前所述,每一门科目我都会选择1-2本书作为主干来进行反复的复习,再视薄弱部分和困难部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对政治而言,我的前期主干部分就是《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加《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实际上就是政治全书,腿姐和徐涛都有对应的全书,内容几乎一样,主要是供学习时翻阅参考,不需要仔细看,因为脱离题目看了也记不住;《肖秀荣1000题》相当于常见题题库,腿姐的《30天70分》,徐涛的《优题库》也是这个性质,同上,选择任意一位老师的题目书就足够用了。

因为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门课,所以从7月份就开始了。事实证明政治及早开始能够减轻后期的极大压力,因为政治考点难度不大但是繁多,到后期才着手会极大地耗费精力。政治想得高分一定一定要重视选择题,因为分析题答得好与坏分差一般不会超过五分。在12月之前,学政治应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选择题上,大题可以说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因为政治考卷12月初才定稿,在此之前所看到的任何一道大题题目都几乎不可能成为真题。

英语一经验

英语基础

英语一是我准备得最差的一门,也是对我来说很头疼的一科。给自己预估的分数是80分,最后的分数是74分。我的基础不好,因为偷懒,本科只在大一通过了四级,连六级也没通过,直到大四也在吃高考的老本。其实,英语是一门比较需要恒心的科目,如果能够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分数不会差到哪里去。正是因为畏难,英语是我投入时间最少的一门课,所以分数低也在情理之中。说起经验实在谈不上许多,只能简单写写自己突破备考过程中的几处瓶颈的过程。

词汇

词汇的复习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考研过程的,但前期筑基阶段的系统复习非常重要。考研词汇就那么多,如果能够把过去20年的真题拿过来进行词汇切片,就可以查出每个词汇大约出现多少频次,除去一些a/the等基础词汇外,各个词汇的词频就会很清晰了。

我们在记忆词汇的时候,肯定不能死记硬背,这样只会背了忘、忘了背,可以结合词根词缀进行有效复习,效果更好。词汇书我推荐2本,都是按照词频进行排版的。

一本是朱伟的《恋练有词》,它有配套的讲解视频(以前的版本)。其实最核心的就是他的视频,忽略他视频中表现出的骚动作,全程跟下来,受益良多。如果时间实在不足,可把高频词汇部分系统学习并记忆,这套词汇书最好的就是按照词频来的,配合视频中的词根词汇记忆,效果很好。

另外一本是《单词的秘密》,这本书是我闺蜜用的,她前前后后背了大概有六七次,不断重复,吃饭间隙有时候刷一刷。

总结:词汇书只要选择适合自己,自己能坚持背下去的即可,背诵重点还是在于多次重复。对于需不需要听词汇课程的问题,个人感觉没必要,但是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在课间或者休息的时间背一下,也不失为好办法。

长难句&语法

我一般建议是长难句的复习一定要看视频和看书,这样复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有人教你技巧、教你语法、教你如何切分,真的非常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再能独立思考一下下肯定是效果最好的。

英语考研最难的两块主要是词汇和阅读,一个需要长期的坚持,一个需要词汇作为基础,外加语法来破解长难句。如果英语基础一般且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花些时间来补下语法,如果基础还算不错,可以直接上长难句。

6-8月份重点在突破考研阅读,这个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注意看阅读技巧视频和自己总结,对于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阅读技巧和蒙题技巧要做好总结。

阅读我用的都是张剑的黄皮书。考研英语需要吃透真题,所以这套书我准备考研时用了两套。

对于英语老师选择这块

唐迟

唐迟老师的课程整体逻辑缜密,干货满满,配合他的《阅读的逻辑》,不能说无敌,但是至少非常强,很轻松明白考研阅读的本质是逻辑,我当时阅读全程跟的唐迟。唐迟的阅读课主要侧重段落逻辑和阅读技巧,很多人听他的课,效果还是很不错,毕竟从真题入手,而且走的是踏实复习的路线~

商志

在我上一届有个学长在用商志的课程,我受不了他的嗓音,据说是讲课把嗓子讲哑了,不知真假。课程很细致,但相对耗时,其实无论跟谁,认真学,总会有很多收获,很多技巧都是相通的~

9-11月

冲刺拔高,开启作文

经过6-8月份的强化训练,其实阅读部分基本上问题不大了,9-11月份属于冲刺拔高期了。

这个阶段注意不要图快,一定要稳住,很多时候慢就是快啊。同时,9月份也要开始准备考研作文了,因为到9月份的时候,很多人的复习过程中要加入考研政治这门课,英语的复习时间又会被压缩。

这个阶段要注意用第二套真题了,由于第一篇我们在做阅读的时候会把很多真题浪费掉,所以有必要*一套空白的整套试卷用于模拟练习。这个时候尤其注意的动作是嚼碎、嚼烂再吸收。这个时候要注意做一些其他题型的总结了,可以适当看一下其他题型的技巧视频,总结规律。

这里重点说一下作文的问题,因为这个阶段的确需要看作文了。一般作文是从9-10月份开始背一背模板,句型等等,然后开始整理自己的备考模板。

对于是否需要整理模板这件事,可能很多英语比较好的人都会不屑一顾,但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没把握英语考70分+,那就请好好打磨好几个模板,至少能让你在考场上有的放矢,不至于慌乱,可根据不同的类型整理若干个模板,模板不一定非得全部通用,适用特定小范围的模板也是很美好~

推荐书籍: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他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可以说是非常高质的书了,重点去背诵和默写,背诵后进行仿写,组自己的模板。另外,王江涛老师的作文字贴很好,希望大家都要注意这点,尤其是英语和政治这种有些地方可以主观打分的地方,字迹工整也是一种优势。

当然也有其他人,看自己喜好,比如潘赟和刘晓燕。看过潘赟老师的“九宫格”的写作结构,每篇作文分为三段九部分,框架清晰,层次分明,非常适合组字迹的模板。潘赟的写作思路可以和道长呼应,作文一定要组自己的模板,非常重要,当然,模板不一定是一篇,可以分类型组N个。刘晓燕老师课的优点:同义句型变幻+句子语法,可根据刘老师的讲解整理出自己的模板。缺点:高级句式太多,个人觉得全篇都是高级句式会显得模板气息太强,高分其实不太好拿。

11-12月:模拟考试,掌握考场心态

其实考研冲刺时用的模拟试卷并不多,一般也不推荐使用市场上的模拟卷,因为和真题相差可能会比较多,最好的办法是留1-2年的真题用于最后的模拟,模拟后仔细进行试卷分析。

数学三经验

【备考过程】

比起大多数同学,我的数学参考书购*得比较少。一本全书作为复习主干,一本《张宇线代9讲》作为补充,外加试卷:真题+李林6+李林4+张宇4。之所以没有*很多资料,在于我不提倡搞题海战术,但我坚持把一道经典题反复做多遍,多总结。因为数学是一门经常出现“脑子和眼睛学会了,手学不会”情况的科目,把两道同一类型的经典题做5遍,直至搞懂其出题角度、做题逻辑、答案撰写,绝对比做一遍10道同一类型的题目收获要大。

我对数学三复习的整个过程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掌握题型的固定做法。考研数学想得高分比高考数学得高分要简单很多,主要原因就在于:高考数学要掌握的技巧比考研数学更多,有很多题目形式都千变万化,而考研数学的题型是基本上固定的,变化很小,甚至连出题的形式都是固定的。只要能熟练掌握常规题型的做法与原理,就能获得不错的分数。

因此,我的复习总思路是:确定好题库→第一遍做题→筛选错题,分类→第二遍做第一遍中的错题→筛选重复错的题,分类→对反复错的题反复练习,直至考前。不轻易开做新题,只做最开始确定好的题库。

由于我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开始的时候已经是7月,所以我直接*了全书。《李正元复习全书》是很多考名校的同学选择的全书,我选的就是这一本。这本书质量很高,有很多人说难度比较大,根据我的体验,高数部分和概率论部分和其他全书差不多,只有线代部分比较难,因此,我把这个部分换成了《张宇线代9讲》来代替。

《李正元》整本书约有750道题,高数约400道,线代约200道(没做),概率论约150道。《张宇线代九讲》大约有300道题。我用了60天(7月、8月)刷了第一遍,边看书上的基础知识,边对照着书上的答案做题。

12月份把所有的时间留给了试卷。我选择了三套试卷:

张宇四套卷+李林六套卷+李林四套卷

其中,李林4用来全真模拟。张宇4+李林6这10张卷子我仍然作为练习题做,在20天内做了三轮,最大限度地利用最后一段时间来填补漏洞。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每天一张卷,共10天,过程中有一点不顺就视为错题,并进行标记;

第二轮,独立且完整地做错题,反复写步骤,达到能看到题就能想到对应思路、完整写出步骤的程度,5天;

第三轮,将试卷、全书、真题上最后遗留下来的反复出错的题结合起来看,有必要时再次动笔写写,进行最后一遍回忆、最后一轮清扫。

因此,即便我试卷做得不多,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一张卷子的价值——除了考场上那张卷子以外,平时的每道题都是练习题,都是用来填补漏洞的工具。

最后想对大家说一些话,这样的话其实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但是有些真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深深明白。不论怎样,都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叮嘱,这几条可以说是我能上岸最重要的事了。

不要熬夜,真的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全力保持平和、积极、安宁、愉悦的心态去学习;一旦开始备考,就忘记自己的所谓“劣势”;最后远离电子产品,不是完全不使用,而是希望你能控制使用它的时长,千万不能沉溺!!祝愿大家都能有光明的未来。

以上就是雅思无忧网为您准备的访问雅思无忧网(https://www.yasi.cn/),了解更多雅思考试新消息,新动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标签 - 专题
  鲁ICP备18049789号-14

2022雅思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