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雅思无忧 > 雅思阅读 > 正文

雅思阅读配图表格题怎么做?

更新:2025年07月20日 17:00 雅思无忧

今天雅思无忧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雅思阅读配图表格题怎么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雅思阅读配图表格题怎么做?

雅思阅读配图表格题怎么做?

举例说明:

The table below lists the number of nights of occupancy of hotel rooms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peak month of September in the years 2000 and 2001 and the differenc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

首先,拿到考题以后,快速浏览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即The table below lists the number ofnights occupancy of hotel rooms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peak month of September in theyears 2000 and 2001 and differenc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重点关注研究对象(nights occupancy)、数据类型(number and percentage)和时间(2000 and 2001)这三大要素,明确在主体段的写作中要注意数据类型的变化和时态一致问题。

其次,看题目中的表格图形,看图形时也要先看文字说明,包括标题、标注和单位,弄懂数据所代表的信息,而非数据本身。一般情况下,表格图中的文字说明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就如同曲线图中的横纵轴一样。上图中横向代表不同的时间,纵向则代表不同的地区。但是通常表格的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要特别注意,有可能是数据的叠加、平均或者对比,这张图也是如此,最后一列代表不同时间之间的变化趋势及幅度,最后一行则是数据和变化的总结,曾经就有比较粗心的同学,出现了“Australia Total”的数量最多的笑话。同时,标题下方的单位(in thousand)和change前面的%千万不能遗漏,不然后面写的数据都是不准确的。

然后,筛选信息,圈关键数据。表格图写作不是记流水帐,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关键数据可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为了防止遗漏,建议考生可以在看题的过程中把这些数据都圈出来,通常包括总数、极值、突变值等等,就上图而言,以下数据必不可少:总数(2000年3562.6、2001年3476.0),总变化(2.4),极值(2000年最大1299.9,最小71.2;2001年最大1135.8,最小70.9;变化增长最多21.8,减少最多12.6),一共9个数据可视为必要数据,在文章中必须要提及,至于其他数据就可写可不写了。

再则,整理写作思路,也就是写作顺序。作为总数、平均数或者对比数据,通常放在文章开头总起或者结尾总结,所以这些数据可以先不考虑。剩余的数据,则只有两种写作顺序,横着写或者竖着写,肯定不可能斜线写的。在上图中,横着写,就是对比相同地区在2000年和2001年不同年份之间的数据,其实也就是最后一列变化情况比例或者说趋势;竖着写,就是对比不同地区在2000年或2001年同一年份中的数据。此图中由于既出现了类别(地区),又出现了时间,所以既要横着写,也要竖着写。若是只有类别比较或者只有时间比较,那么横写竖写选其一即可。

最后,就是落笔成文了,运用平时积累和归纳的词汇句型以及连接手段,把必要数据和关系对比,遵循刚才整理清楚的写作思路,有机地串连起来,形成文字即可。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快速的检查,看看有无数据遗漏、时态疏忽、单词误拼等小问题。

雅思阅读单项做题技巧,求分享。

下面将对这八种考试题型进行技巧详细阐述:

1、判断题: 在做题目之前注意要求,如:TRUR/FALSE/NOT GIVEN或YES /NO/ NOT
GIVEN,要按要求写到答题纸上。

做题技巧:先在题目中的句子定位信号词,名词是关键的信号词,但是一定要挑选出“长相别致”的名词,如果题目中的名词在文章的“TITLE”中出现,千万不要当成信号词,因为很多段落中都会出现该名词,很难判断出题目落在哪个段落。如果能找到特别的名词很容易就可以准确地定位段落了。若在题目中真的无法找到合适的名词,可以换其他词性(雅思阅读主要考查六种词性,包含名词),下面按照其他词性列举出来考查重点,主要考点:形容词和副词是对它们的比较级、最高级和反义词进行考查;动词主要对其同义词、反义词和该动词的范围程度(如题目中用LESSEN,而原文中用
ELIMINATE)设有考点;数词的考试重点在英语和*数字的互相转换(50%---FIFTY PERCENT /
HALF);连词往往是在文章本身中隐含答案,最常暗示答案的几个连词是BUT,HOWEVER,WHILE,AND, ALSO,
MOREOVER。雅思阅读对冠词、介词、代词、感叹词这四种词性基本不进行考查。通过词性定位好段落后,把含定位词的整个句子划线,不要只看半句话,以免与题目理解有误。然后,对题目本身做个心里翻译,再把原文和题目进行对照和比较,作出相应的判断。

2、归纳题 :首先要用判断题类似的方法找相应的定位词,对所填空格采取“就近原则”,无需把给出的一段或几段话的题目全部理解或全部翻译出来。目前归纳题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题目贯穿在整篇文章,另一种是只隐藏在其中一二个段落。另外,要注意信号词的同义词代换(原文用DEVELOP,题目里却变化为
EVOLVE)。

3、段落配对题 :“首尾句原则”比较适合快速而且准确地做好这个题型。官方的出题思路通常是把答案落在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如果在这两句中找不到答案,最好往文章第二句或第三句找,依据上述四句话基本可以把答案找到。另外,注意选项LIST
OF HEADINGS中所提供词汇与原文的同义词代换。

4、选择题: 先通过题干把定位词划出来,然后对应所在的段落。对选择题必须对每个选项要有准确的理解,最主要的方法是对答案“排除法”,有些答案通过对文章的大概理解就可以排除。倘若选项当中含有ONLY,ALL,
NOTHING,NEVER,EVERY等词,通常可以使用“绝对词原则”。另外,若选项当中有答案很相近的地方,可以通过“部分相同原则”(也称之为双胞胎原则),但这两个原则并不是100%适用,仅作为一个重要技巧的参考方法。对选择“TITLE”题的做法,有时不用太看懂文章,直接看答案就可以做出来,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筛选最概括的答案,不能选择很细节的答案。

5、填空题 :与归纳题做法类似,建议先按定位词找出正确的段落,再采用“就近原则”填空。

6、简答题 :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NO MORE THAN
---WORDS”,一定要注意题目的字数限制。否则,即使答对了也得不到分。做此类题需要把题干中的定位词找正确,以免浪费时间。

7、图表题 :图表题是雅思形式要求比较严格但内容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首先要注意“序号原则”,在同一类题型当中,官方出题思路通常以顺序原则出现,往往是题目和原文的顺序一致,不存在严重的跳题现象。其次是要注意“形式一致原则”,即要注意题目中所提供的词性和大小写形式,也就是要注意语法及形式上的一致性。

8、其他配对题 :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是SCANNING能力,答案往往隐藏性较大,与HEADING题不同的是它们的答案通常不是在句首或句尾,而是在段落当中的某几句话,应该利用信号词“快速扫描法”进行定位段落,然后对细节进行分析,有些备选答案存在着较大的干扰性。

雅思A类阅读中的填图表题怎么做?

雅思A类填图表题的题目中有一个图表或一个表格,其中有一些信息,留出空格,要求根据文章填空。一般分为五类:
(1)时间、事件及人物。图表中是原文中的一些事件及格其发生时间和涉及人物,给出一些已知信息,要求填其余的。有时也可能只考其中的一项或两项。时间往往只涉及到年代,不会涉及到具体的日期。

(2)数字及排位。这时要分清要求填的是具体的数字还是相应的排位。题目要求中一般用 RANK 一词表示排位,也可以看题目所给的例子。
(3)物体的构成及功能。文章的某一段提到了一个物体,讲述了它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题目是该物体的简图,给出一些部件的名称及功能,要求填其余部件的名称及功能。所填信息常常集中于原文中的一个段落。
(4)流程图。文章的某一段提到了做一件事情的过程,题目以流程图的形式描述这个过程,要求填其中几个环节的内容。

(5)抽象名词:图表中常常是文章中提到的一些事物,根据图表中的关系填空,通常是分类关系。所填信息常常集中于文章的一个段落。填空题类别较多,所填内容五花八门,但一般都比较容易。有的定位容易,有的集中于原文中的一个段落。这种题型,A 类和 G 类一般都是每次必考,共五题左右。

这类题的解题技巧是一般可以按四步走。
(1)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果图表中涉及时间或数字,它们肯定是关键关键词,而且肯定是原文对应, 即原文中出现的也是这些词本身。如果图表中没有涉及时间或数字,往往要根据具体的意思,在已知的信 息中确定一个关键词。
(2)到原文中去找关键词的对应词。
(3)仔细阅读对应词所在的句子,确定正确答案。
(4)要注意顺序性,即题目的顺序和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

以上就是雅思无忧整理的雅思阅读配图表格题怎么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雅思无忧。

雅思培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标签 - 专题
  鲁ICP备18049789号-14

2022雅思无忧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